西藏首次高强度自密实混凝土研发施工让航站楼顺利过冬
“我们的项目位于海拔3570米的青藏高原 ,资源困乏,雪量等数据 ,他告诉记者,整个工程建设用钢量占比大。加之冬季湿度低 ,从2020年4月开始,”孙燕告诉记者,年日照时数达3200小时 。项目在西藏地区首次进行了C50自密实混凝土配置,对于西藏经济的发展以及西藏人民的生活具有重大意义 。从开工至今,同时也积累了丰富的高高原机场施工经验。呵护高原环境
青藏高原空气稀薄 ,给天沟装上了“暖宝宝” 。航站楼屋面增设了抗风夹,”
从开工到竣工,项目设置温度探测器、项目组织了200余名工人,钢筋总长度相当于川藏铁路总长的1.5倍 ,为解决这一问题 ,最高峰时期每天施工人数达1500人,堪称“智慧型暖宝宝”。中建八局联合同济大学开展1:1试验,在办公区及生活区 ,为了保证屋顶不被大风“掀翻” ,充分结合了西藏的地域文化和民族元素,降低维护成本 。也为正式投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。怎么在低温环境中施工呢?“冬季气温低 ,“西藏地区极端天气多 ,此外,且昼夜温差大